事件日期:2007/09/15~2007/09/16

北區慈青幹部訓練營 百來位學員安住心念 傳承實務經驗
袁慧萍三峽志業園區 報導



慈青是校園的清流,「2007年北區慈青幹部訓練營」北區一百多位各校菁英幹部,十五日在三峽園區進行兩天一夜的研習。堅強凝聚慈青新幹部、畢業學長、慈誠爸爸、懿德媽媽三股力量,探索單純初發心、傳承社團實務經驗,齊心發願「悲智雙行是慈青,夢想起飛在北區」。

慈青齊心發願「悲智雙行是慈青,夢想起飛在北區!」 [ 攝影: 袁慧萍 ]

慈青是校園的清流,「2007年北區慈青幹部訓練營」北區一百多位各校菁英幹部,十五日在三峽園區進行兩天一夜的研習。堅強凝聚慈青新幹部、畢業學長、慈誠爸爸、懿德媽媽三股力量,探索單純初發心、傳承社團實務經驗,齊心發願「悲智雙行是慈青,夢想起飛在北區」。

開營典禮相見歡,洋溢著年輕人的活力與熱忱。領隊江欣慧表示:「淨化人心、祥和社會、天下無災難要從教育做起,而慈青幹部是重要的菩提種子」。慈誠爸爸陳添福(濟毅)勉勵大家:「接引學弟、學妹,學習師姑、師伯們傳承靜思法脈,弘揚慈濟宗門的精神,活動之前善盡感恩、尊重、愛。」

◎守志、守信、守本分

生活行儀藉短劇串連,各小組再與學長們進行Q&A即席問答。大多是有關頭髮、皮帶、制服的要求,各組問答熱絡。學員長吳郁婷分享:「讓單純的心思專注在學習」,團體整潔、清新的形象展現在個人的配合。守信用,注意生活中的每一個「當下」,潔身自愛、保護好自己的健康與安危。

學員分為六大功能組:行政、文書、家長、志工、精進、總務,進行實務研討。江欣怡表示:「行政有如火車頭,要以快樂的心去做好每一件事,擬定目標、短、中期計畫,帶領大家跟上慈濟的腳步。」

新學期一開始,招生擺攤、期初茶會將是努力的重點。文宣的工作是編寫文宣DM、檔案管理,為了減少碳足跡,廣為推廣以電子信件聯絡。像桶箍般緊緊凝聚家族的情感、做好聯絡是家長的工作。精進組則要安排課務、企劃社課。總務則配合校慶義賣、器材、經費管理。

◎陪伴成長有愛相隨

慈青洪鈺婷回想起自己高二時課業繁忙,祖母傳話希望鈺婷去探望,她心想「下個星期吧!」料想不到過幾天,祖母就這樣抱憾而往生了。這件事讓鈺婷謹記「行孝、行善要即時」,她發願要當志工,去照顧老人家。

慈青鄭怡婷表示:「慈青社團的經營除了精心企劃活動,更有親如家人般的情感。」有著「老、中、青」三代緊緊的呵護、陪伴。慈青賴霈澄分享,安排社課時慈濟的四大志業逐一作深入的介紹,彰顯出其中的「人文精神」就是絕佳的社課。

除了育樂、知性探討之外,慈青社多了「慈悲喜捨」的行動付出與發自內心「誠正信實」的典範學習。蘇志文一路從慈少、到慈青,他表示同儕團體的邀約是招生入社最有效方式。詹宜修、吳浩維以大字報教導如何撰寫出一份「活動企劃書」,小隊企劃的實務經驗讓大家對未來活動更是具足信心。

◎安住心念團隊合作精進行

學長陳宜樺(懿瑾)以無量義經經偈勖勉大家,時間如潮水,送往迎來一批批的菩提種子,在慈濟裡能夠留住你的,絕不是人,而是慈濟的精神。

慈青黃珮慈手捧著陳添福師兄(濟毅)所頒贈的「無量義經集選、三十七助道品偈頌文」,她表示:「曾經在社區活動中擔任主持人,沒有把時間掌控好,但是慈誠爸爸、懿德媽媽們還是不斷地給我鼓勵和關懷。學長們縱然畢業了,仍然不斷地回來發揮良能,提攜同心、同道、同志願的我們一起精進成長,這是慈青社最感人的地方。」

社團講求團隊合作,承擔幹部不只是名相,而是培養正確的生命價值觀,一百多位慈青幹部們在此學習如何將本分事「課業、家業」之外,發願勇於承擔,播出力量去付出,面對社會的多元選擇,能安住心念,依正確的價值觀作最好的決定。

  

學長陳宜樺(懿瑾)以無量義經的經偈勖勉慈青是菩提種子,是校園的清流。 [攝影:謝天胤]


陳添福師兄(濟毅)頒贈「無量義經集選、三十七助道品偈頌文」 [攝影:謝天胤]


北區一百多位各校菁英幹部參加「2007年北區慈青幹部訓練營」。 [攝影:謝天胤]


色香味俱全的早餐「潛艇堡」為色香味俱全,要讓家人感受到滿滿的愛與暖暖的溫馨。 [攝影:謝天胤]

community.tzuchi.net/historytoedit.nsf/e35648d957d7118248257280001496e4/df728ceb0857eb424825735a0059e5cd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ccut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